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资讯 > 医院新闻

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破解“疑难杂症”

发布时间:2021-01-18   浏览:

近年来,风湿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起病缓慢,病情复杂,误诊误治率高,特别是关节疾病,易致关节功能障碍,已经成为影响到生活、工作质量和致残的主要因素之一。

2020年3月,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开科,为广大风湿病患者带来了福音。作为内科领域的新兴科室,10月14日,风湿免疫科住院病区应运而生,设立31张床位,科室引进高端博士人才,为患者提供精准治疗,成为医院快速发展的朝阳学科之一。

风湿免疫病症多种多样,极易让患者混淆,大部分患者首诊容易犯迷糊,不知道要到哪个门诊进行诊断,常常遇到误诊误治和反复转诊的苦恼。“开设风湿免疫专科病区,让风湿免疫疾病患者来这里就可以得到系统、精准治疗,让就诊更加方便。”风湿免疫科主任李治琴博士说。

“生病之后我不知道自己该到哪个科检查,后来症状严重被送进ICU,多亏李主任经验丰富、及时确诊,才得到良好的治疗……”市一院风湿免疫科患者周阿姨说,她的经历正是许多风湿免疫疾病患者的真实缩影,也是近期风湿免疫科最有代表性的治疗案例。

1个多月前,周阿姨因“呕血、黑便”2天被紧急送进ICU,入院时她的血小板低至1×10^9/L,而正常值要达到125-350×10^9/L,血小板减少,意味着机体可能会自发出血,如皮肤粘膜瘀点瘀斑,消化道呕血便血,牙龈出血........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周阿姨刚刚入院,就危在旦夕,家属签下了病危通知书,随时有发生颅内、消化道等大出血导致患者死亡的可能。

通过层层筛选,逐项排查,最终在风湿科查明病因,真凶终于浮出水面:结缔组织病继发性血小板减少,这种疾病主要是由于机体产生自身抗体,导致血小板破坏远远大于生成,短时间急剧下降,严重威胁患者健康。住院期间患者还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发热、寒颤,无明确感染灶,确诊败血症。最终历经20余天的艰难治疗,患者血小板恢复正常,败血症治愈。

风湿免疫科“从无到有”的成绩单

市一院风湿免疫科病区成立至今,许多患者慕名前来就诊,主要以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白塞病、血管炎、痛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银屑病关节炎、免疫性葡萄膜炎等常见病为主,同时也有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大疱性类天疱疮、皮肌炎、小柳原田病、反应性关节炎等疾病。经后期随访,出院患者关节肿痛、视力下降等症状明显好转,生活可以自理。

科室还通过建立风湿免疫病友群积极科普风湿免疫科疾病,扩大疾病知晓率,及时为患者答疑解惑,让更多的患者从中受益,受到一致好评!

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破解“疑难杂症”

图为风湿免疫科田妍整理绘制

风湿免疫病是多器官多系统的“疑难杂症”,风湿免疫科的医生们常常奔波于院区,常常在呼吸、肾内、血液、消化、神内、骨科、皮肤科,甚至急诊、耳鼻喉、眼科、口腔等学科会诊。比如银屑病,患者以前在皮肤科治疗,后来发现银屑病会引起关节改变,病情的内因还是免疫系统紊乱,要到风湿免疫科治疗。还有女性高发的口眼反复溃疡的白塞氏病、干燥综合征、红斑狼疮等。

“内科各个亚专科中,唯独风湿免疫科是一个贯穿各个专科的学科。这种学科特点,要求风湿免疫科医生既要熟悉各个专科的知识,又要学会横贯各个专科的思维,需要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审视疾病。”李治琴说。

风湿免疫科“从优渐精”

市一院风湿免疫科目前开展的技术业务,接轨一流诊疗水平。先进的设备、精准的检验质量为风湿免疫疾病的诊治提供有力支撑!肌骨超声在风湿免疫性疾病中诊断以及病情疗效判断广泛运用;双能量CT在痛风精确诊断中运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在骨质疏松患者明确诊断应用;紧跟风湿免疫领域发展进展,利用生物制剂靶向攻击发病的重要环节,为更好的控制风湿性疾病提供了新的武器。风湿免疫性疾病生物制剂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中取得很好的疗效。

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破解“疑难杂症”

2020年11月13日,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成为首批陕西省医师协会风湿免疫专科联盟成员单位,借势对标,通过专科共建、临床带教、业务指导、教学查房、人才培养、远程医疗、科研和项目协作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提升市一院风湿免疫精准医疗水平,提高疑难罕见病诊治水平,更好的服务于风湿病患者。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新的一年,风湿免疫科站在新的起点,风湿免疫科将不断创新、力争前沿,为更多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